三年前,我冲着“没有续航焦虑”的宣传,把燃油车换成了插电混动。当时想着既能享受电车的低成本和静谧,又能在需要时加油就跑,简直是理想选择。可真正开下来才发现,网上那些吐槽居然一字不差地全应验了!
01 理想很丰满,现实骨感得硌人买插混车前,我也做过功课。销售说“纯电通勤成本几乎为零,长途旅行说走就走”,听起来确实诱人。官方标称纯电续航100公里,实际使用下来,开空调立马打八折,冬天再打个七折,满电也就跑个60公里左右。每天通勤30公里,意味着天天都得充电,比上班打卡还准时。
家里装了充电桩还好,要是靠公共充电桩,那真是费时费力。插混车电池容量小,充电功率也低,纯电车半小时能充300公里,插混车同样时间只能充100公里,排队充电时看得人干着急。
最让人意外的是亏电状态下的油耗。电量充足时确实省油,一旦电池见底,油耗直接飙升到百公里6-8升,和传统燃油车相差无几,“省了个寂寞”。
驾驶体验也分裂得厉害。有电时车辆安静平顺,加速轻快;没电时发动机介入声音明显,动力切换时有明显顿挫感,严重影响行驶质感。朋友坐我车时间:“你这车怎么一会儿电车一会儿油车,人格分裂啊?”
插混车有两套动力系统,意味着保养也得双份照顾。既要关注发动机、变速箱的传统保养,又要操心电池、电机的状态,年均保养花费比燃油车高出不少。
更扎心的是保值率。目前市面上插混车三年保值率普遍偏低,有些车型甚至只有42%左右,而同等价位的燃油车能达到68%。这意味着同样开三年,插混车要比燃油车多亏好几万,省下的油钱根本补不回来。
04 插混到底值不值得买?看这几点说实话,插混车并非一无是处。家里有充电桩、日常通勤距离不长、偶尔跑长途的用户,插混车还是能发挥优势的。用电通勤确实成本低,有电时驾驶体验也好。
但如果你充电不方便,或者经常跑高速长途,插混车可能并不适合。这类车在高速行驶时油耗并不低,且充电效率不如纯电车,用起来反而更麻烦。
经过三年使用,我不得不承认:插混车只适合特定人群。它既不是省油神器,也不是全能选手。
最近我把插混车换成了纯电,充电快、成本低、驾驶体验一致,才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座驾。回头看看,那几十万的学费交得确实心疼,但也让我明白了:买车不能光看宣传,还得适合自己的实际需求。
所以说,网上那些评价并非空穴来风,只是我们总觉得自己会是例外。事实证明,插混车的优缺点,早就被老车主们说得明明白白了。
南京网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